
中式通用中性筆筆芯的尺寸如下:筆芯芯管外直徑:約4.5mm。筆芯芯管長度:韓式筆芯為110mm,國產的以110mm和115mm居多。凸緣外直徑:約6.5mm。筆嘴口部(夾住中性筆筆頭的部分)內直徑:約2.5mm。針管式筆尖的可能稍微細一點。凸緣(被筆嘴夾住以起到固定作用的部分)至筆尖長度:約15mm。筆芯總長(從筆芯尾部到筆尖):國產以130mm居多。

水性筆的墨和鋼筆墨水有些像,流動性很高,但是相對于鋼筆墨水來說會略有粘稠。寫字的時候第一筆就快速著墨,筆畫邊緣一般沒有明顯的封邊,筆跡會速干,在紙質不好的紙上還可能會有鋸齒狀。但是在銅版紙上墨跡會干得很慢,墨跡很容易被蹭花。遇到水之后會有一定程度地散開,但是字跡是不是摸糊取決于墨的質量。墨水相對顏色較濃,黑色的可能看不出來,但是紅色等彩色墨一般會顏色飽和度更高一些。

韓式、中式通用中性筆的筆芯外直徑一致,彼此可以通用。日本通用中性筆的外直徑一致,但筆頭、筆尖各不相同,難以實現通用。日本的中性筆里,只有研發于1990年代的中性筆,才能彼此通用。2000年以后研發出來的日本中性筆芯,不同品牌的不能通用。近年來,中性筆芯墨管內徑變化很大,出現了內徑從2.0mm到7.0mm之間的不同墨管,內徑較大墨管灌注墨水量由原來的0.5g/支增加至2.0g/支,單支書寫長度由400-500m提高至近2000m,這對筆頭的耐墨性以及鋰基酯的封存與隨動性能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保存零件:如果有筆芯善終的話,不要急于扔掉,把它的筆頭連同嘴口組件一起拔下來,用酒精擦拭一下,祛除殘留的墨水和鋰基脂,留著備用。等到有筆芯摔壞了或掉珠了,把這個碩果僅存、沙里淘金的零部件換上。第一部分就是中性筆盡量不要摔地上,從源頭解決這個事情。第二就是在摔壞之后可以利用還能用的零部件自己重新加工一下!